禪定即是不動業。優婆塞戒經講錄21.2-22.1 白話解釋 wiki
此兩句答,又啟善生之疑,故進而再問。此一問,甚為重要,即本經特殊宗旨之所在。善生問意:若言已得菩提者方名為菩薩,則未供養六方之前,尚未得菩提,即不得名為菩薩,又何能供養六方,故有矛盾!若以有菩薩性名為菩薩,是否眾生皆有此性?(21-2)倘非皆有此性,則無性者即不能供養。以此推論,彼六方者即非為眾生心!又、(21-3)若非皆有此性,則自己有無菩提性乃不可知,從而不能決定能否供養六方,豈不徒勞無益!若言眾生皆有此性,何以眾生不能供養六度?若說有有性、有無性,(21-4)又將無從知之以決定其能否供養!是故不應說言彼六方者屬眾生心。因已得菩提故,則不必供養;有菩提性故,亦不可供養,則佛說似不能成立,所以善生大啟難問。佛則答言:(21-5)非得菩提故為菩薩,以得菩提者名之為佛,(21-6)故以在未得菩提之前方名菩薩,故與前並無衝突。(21-7)前說得菩提故者,重在其能得也。又言:非以性故名為菩薩,性者、指本有不變而言。又言一切眾生本無菩提性,譬如一切眾生無人、天、畜生等性,以和合善惡因緣而得人、天、畜生等身。以諸眾生能受眾多生死,生生死死流轉六道,都無一定之性;若有一定之性,則師子永遠為師子,人、天永遠為人天矣。蓋由此生死流轉,說無本有不變之性,現在所得之人、天、師子、虎、狼、等身,即為善惡業因緣和合所得之果。例如能修五戒,則得人身;能修十善、(21-8)不動業,則得天身;如行十不善業,則得師子、虎狼等身。依此道理,菩薩亦然,以和合超出人天而包括人天等善惡因緣,又能發起誓得菩提之心,所以名為菩薩。菩薩所以為菩薩,乃從此和合超出人天、包括人天多數善行而得。若說一切眾生有菩薩性者,則不然;(21-9)本有不變謂之性,(22-1)以有本有不變之菩薩性,則不必供養六方而能得菩提成佛故。
(21-2)
如果不是一切眾生皆有此菩提性,則沒有菩提性的眾生就不能供養六方。
如果不是一切眾生皆有此菩提性,則沒有菩提性的眾生就不能供養六方。
(21-3)
如果不是一切眾生皆有此菩提性,則自己有沒有菩提性還是無法清楚知道,
如果不是一切眾生皆有此菩提性,則自己有沒有菩提性還是無法清楚知道,
(21-4)
又會沒有辦法明確知道有無菩提性以決定眾生是否能供養六方!
又會沒有辦法明確知道有無菩提性以決定眾生是否能供養六方!
(21-5)
佛陀知道善生還不了解「得菩提」、「菩提性」的真實義,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並非是得到究竟菩提的緣故而稱為菩薩,
佛陀知道善生還不了解「得菩提」、「菩提性」的真實義,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並非是得到究竟菩提的緣故而稱為菩薩,
(21-6)
所以在還未得到究竟菩提之前才可以稱為菩薩,
所以在還未得到究竟菩提之前才可以稱為菩薩,
(21-7)
之前佛陀說:「得菩提故名為菩薩」,重點在於菩薩是「能得究竟菩提」而非「已得究竟菩提」。
之前佛陀說:「得菩提故名為菩薩」,重點在於菩薩是「能得究竟菩提」而非「已得究竟菩提」。
(21-8)
「禪定」離心之散動,又稱為「不動業」,
「禪定」離心之散動,又稱為「不動業」,
(21-9)
本來就有而且不會改變的稱之為「性」,
本來就有而且不會改變的稱之為「性」,
(22-1)
因為如果有一個本來就有而且不會改變的「菩薩性」,就不必供養六方,這是因為本來就能得究竟菩提而成佛的緣故。
因為如果有一個本來就有而且不會改變的「菩薩性」,就不必供養六方,這是因為本來就能得究竟菩提而成佛的緣故。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