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菩薩性是因緣生。優婆塞戒經講錄26.6-27.7 白話解釋 wiki - 佛教戒律學綱要 Facebook

菩薩性是因緣生。優婆塞戒經講錄26.6-27.7 白話解釋 wiki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菩薩性是因緣生。優婆塞戒經講錄26.6-27.7 白話解釋 wiki 



丁三 辨菩薩性之因緣生

『善男子!或有人說菩薩之性,譬如石中定有金性,以巧方便因緣發故,得為金用;菩薩之性亦如是者,是梵志說。何以故?梵志等常言尼拘陀子有尼拘陀樹,眼有火石,是故梵志無因無果,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尼拘陀子具足而有尼拘陀樹,當知即是梵志因果,是義不然。何以故?因細果麤故。若言眼中定有火者,眼則被燒;眼若被燒,云何能見?眼中有石,石則遮眼;眼若有遮,復云何見?善男子!如梵志說:有即是有,無即永無;無則不生,有不應滅。若言石中有金性者,(26-6)金不說性,性不說金。善男子!(27-1)因緣故則有和合(27-2)緣和合故本無後有,如梵志言無即永無,是義云何?(27-3)金合水銀,金則滅壞,若言有不應滅,是義云何?若說眾生有菩薩性,是名外道,不名佛道。善男子!(27-4)譬如和合石因緣故而有金用,菩薩之性,亦復如是。眾生有思,名為欲心,以如是欲,善業因緣發菩提心,是則名為菩薩性也。善男子!(27-5)譬如眾生先無菩提後乃方有(27-6)性亦如是先無後有(27-7)是故不可說言定有。』


(26-6)
金礦既然已經開採出金子了,就不必再說含有金的性質;既然說是含有金的性質,那就表示還不能說是金子。
(27-1)
有因有緣所以有因緣和合,
(27-2)
有因緣和合所以本來沒有的事物,因緣和合之後就有了,
(27-3)
把金粉調和水銀,金子就會融化滅壞於水銀之中,如果像梵志外道說的「有就永遠是有不應該滅壞」,
(27-4)
譬如說一定要和合礦石以及開採等因緣才能產生金子的作用,
(27-5)
譬如說眾生一開始並沒有菩提性,然後因為有了思欲菩提之心才有菩提性,
(27-6)
可見菩提性也是如因緣和合一般,一開始沒有,要等到因緣和合之後才有,
(27-7)
所以不可以說一切眾生都一定有菩提性。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