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佛經論典各有特點。優婆塞戒經講錄22.8-24.3 白話解釋 wiki - 佛教戒律學綱要 Google Yahoo Facebook

佛經論典各有特點。優婆塞戒經講錄22.8-24.3 白話解釋 wiki - 佛教戒律學綱要 - Wiki 弘憶論壇 | Google Yahoo Facebook PTT



佛經論典各有特點。優婆塞戒經講錄22.8-24.3 白話解釋 wiki 

雖佛法為一貫之理,(22-8)但說經造論各有特重之點。特重之點,分境、果、行三種說之:境、即宇宙萬有──諸法性相,從宇宙一切法平等真如性言,離言說,絕思慮,一切眾生均屬平等,無二無別,則眾生皆有佛性;即無情之一草、一木、山河、大地,亦皆同此佛性。(23-1)此從境法之性,明皆有佛性者。若從境法之相上言,宇宙萬有各有其因,如草木之種子各各不同,(23-2)則有情眾生亦各有本識中一切種之功能差別;由此法相境以觀察,即有無性、三乘性、不定性之分也。有經論從果上談,又有不同:如涅槃經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法』。蓋從果上觀一切法,一切眾生皆佛之法身,故皆有以佛為性之義。(23-3)然法華經彰佛果教之力,可明一切眾生皆無佛性。故曰:『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以一切法從眾緣生,眾生初非有佛性,須有已成佛者大悲教化之殊勝增上緣,乃可令其生起佛性,即頓起佛性;先起聲聞、緣覺之性,後被佛化,迴發大心起佛之性。此皆依佛之教化為因緣而生起,初皆無性,(23-4)此法華依菩提果之說也此經特重在行,已說如前。以重行故,故以能發心修行者為有菩薩性。譬如發羅剎之心,行羅剎之行,即有羅剎之性;發人、天之心,行人、天之行,即有人、天之性;皆以發心修行為準。此經以特重在行,所以能發人、天之心,修行五戒、十善,為有人、天之性;以發菩提之心,修菩薩之行,則有菩薩之性;(23-5)若能修集無量無漏業,三大劫滿則能成佛。此顯本經重行之宗旨所在,(23-6)故菩薩性既不是已得菩提者(24-1)又不是本有不變者,須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者方有此性,方名菩薩。然此經與法華所說之義,雖屬相近,(24-2)唯法華是從佛果菩提為緣起一面說,故重在果;此經則從眾生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一面說,故重在行;(24-3)但其理則相通無滯。此是辨明能供養六方六度之菩薩性;明有此菩薩性者,則名為菩薩。


(22-8)
但是佛陀所說的經和菩薩祖師們所造的論,為了契合不同根機的眾生,通常各自有特別注重的不同觀點。
(23-1)
(
所謂的「境」這個佛法觀點,就是從一切諸法的「性」以及「相」去了解宇宙萬有。) 這裡從「境」法的「性」去討論,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23-2)
則有情眾生的八識田中一切種子的功能也各各有所不同;

(23-3) 然而法華經為了特別彰顯佛陀已經究竟成佛、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所以我們可以明白從這個角度說,一切眾生一開始都沒有佛性。
(23-4)
這是法華經依照究竟成佛的角度來說的。
(23-5)
如果能夠修行累積無量無邊的福德以及具足能斷除貪瞋癡煩惱的智慧,
(23-6)
所以在本經中,所謂的「菩薩性」指的既不是已經得到究竟佛果菩提,
(24-1)
也不是指眾生本來就有而且不會改變的佛性,
(24-2)
但是法華經是從究竟佛果菩提,為眾生發菩提心必要的緣起這一方面來說,
(24-3)
但是法華經和本經的義理則是互相通達而沒有滯礙的。





牟尼佛法流通網 釋大寬法師 合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